花炮:發展狀況,由來,爆竹起源,最早記載,花炮始祖,發展,鞭炮,煙花,花炮稱謂,花
花炮
也稱“煙花”,我國是煙花爆竹的故鄉。在黑火藥問世的隋、唐時期,有人把黑火藥裝入竹筒,利用火線點然使之爆炸,這就是早期的竹筒爆竹。人們在燃放爆竹時,常發現爆竹頂部有噴火現象,受此啟發,製造出了噴花,即早期的煙花。到了宋代,我國煙花爆竹產品的品種繁多,並且具有煙、火、光、聲等不同的效果。南宋時期國內已開始舉辦多種大型煙花晚會,當時的許多煙花爆竹製作技術一直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中文名:花炮別名:煙花最早的爆竹:火燒竹子所發出的爆裂聲爆竹故鄉:中國
發展狀況,由來,爆竹起源,最早記載,花炮始祖,發展,鞭炮,煙花,花炮稱謂,花炮傳說,獨腳山鬼,李畋先師,孫隱崖煉丹台,祖師廟,
發展狀況花炮是利用煙火藥,通過燃燒或爆炸發出聲、光、色等效果,以供觀賞的火工娛樂產品,是中華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花炮生產、出口和消費國,花炮產量占到全球產量的90%,其中煙花產量更是占到95%的份額。從區域分布來看,我國花炮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瀏陽、醴陵兩市,江西省萬載、上栗等市縣和廣西北海市,其中,瀏陽、醴陵、上栗、萬載是花炮產業最集中的幾個區域,煙花爆竹輔料、半成品及配套產品的生產也多集中於此,尤其是瀏陽市的煙花爆竹產值約占到全國總產值的50%,在我國花炮行業的地位優勢明顯。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煙花爆竹產業為中國欠發達地區特別是革命老區數百萬從業農村人口提供了生活保障,成為一些地區的經濟命脈和支柱產業,對有效安排農村剩餘勞動力、保障和改善農民生活、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據統計,除在2008年出現下降外,2006-2010年我國花炮行業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呈逐年穩步上升趨勢,2010年行業的銷售收入和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94.08億元和294.76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1.70%和10.26%。從國內消費市場來看,我國有悠久的燃放煙花爆竹習俗,國民經濟的持續良性發展,國內各大賽事、慶典等活動的不斷增加,都孕育了我國巨大的煙花爆竹消費群體和消費市場。此外,我國相關法規的調整,一些原本實行煙花爆竹禁放的城市開始逐步解禁,國內市場對煙花爆竹的需求量還會增加。另一方面,歐洲、北美、亞洲是我國煙花爆竹產品傳統出口市場,隨著我國花炮產業技術更新,新產品的不斷湧現,行銷手段的創新變化,我國花炮產品的外銷市場也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這都為我國花炮行業提供了充分的發展空間。由來爆竹起源最早的“爆竹”,是火燒竹子所發出的爆裂聲《荊楚歲時記》載:“燃火投竹,爆破有聲,能辟惡魔”最早記載唐朝初年,“藥王”孫思邈(公元581-682年)最早記敘了把硝石、硫磺、含炭物質混合在一起創造火藥的“硫磺 伏火法”。傳說孫思邈曾隱居瀏陽。瀏陽城東歷來有“孫隱崖”、“洗藥橋”等地名,有“升沖觀”(前兩年重修)。如今還新建有“思邈公園”。花炮始祖唐初,湖南省瀏陽市大瑤鎮李畋(生於公元601年)為驅除瘟疫,將火藥裝在竹筒中,用引線點燃起爆,發出更大的響聲和濃烈煙霧,驅散山嵐瘴氣。這是“裝硝爆竹”的雛形。李畋因此被奉為“花炮始祖”發展鞭炮宋代,民間開始用紙筒裝裹火藥,並用麻莖編結成串,做成“編炮”。這種傳統工藝一直延續近千年清康熙《瀏陽縣誌》記載:“後人捲紙作筒,實以硝磺,名為大爆竹,饋遺者,號曰春雷。往歲小除夕,響聲不絕。”——在此,爆竹已廣泛用於送舊迎新、婚喪嫁娶等場合煙花清末民初,瀏陽縣城商人李熙雅“恢復和發展先祖失傳技藝”,製作出焰火四射的“煙花”。當時一個名為“地老鼠”的品種,一直流行到上個世紀末。20世紀80年代初期,瀏陽開始研製出具有國際水準的“禮花彈”,完成了由“玩具煙花”到“大型煙花”的飛躍。花炮稱謂日本稱花炮、煙花為“花火”。在湖南省瀏陽市、醴陵市,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 萬載縣 ,江蘇建湖縣,廣西合浦縣等花炮主產區一般用“花炮”。其他稱謂:煙花 炮竹、爆竹、煙花爆竹、炮仗花炮傳說獨腳山鬼傳說很久很久以前,“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長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則令人寒熱。以竹著火中,火撲嘩有聲,而上悔憚遠去”。這是關於鞭炮的前身——爆竹的神話故事。所以,鞭炮有的地方又叫爆竹。李畋先師唐朝有個皇帝叫李世民,李世民有個宰相叫魏徵。據說,魏徵權力很大,“日管人間,夜轄陰曹”。一次,一個叫八河都總管涇河龍王的,犯了天條,被判死罪。玉帝命魏徵去執行斬刑。當時正值炎熱夏季的子夜,魏徵昏昏入睡後,突然全身大汗淋淋,原來是他正在斬殺犯了天條的罪龍,被累出汗來的。正在這時,李世民用扇子對著魏徵連扇三扇。這么一扇,風助魏徵,終於幫助他斬殺了罪龍。於是,罪龍的陰魂怪罪李世民,經常興風作案,擾的李世民坐臥不安,夜夜不得安寧。朝廷只得派大將秦叔寶、尉遲恭守護李世民的寢宮,才算平安無事。但是,一年365個夜晚,夜夜要守護,實在苦了秦叔寶和尉遲恭。正在為難之際,有個叫李畋的人想出一個辦法:用小竹筒內裝些硝磺,點燃爆響,山叫谷鳴,將鬼怪邪魅全都嚇跑了。這樣一來,鬼怪邪魅是嚇跑了,可是爆竹發出大聲,仍然使李世民不能很好安寢。後來,又有人想出辦法,將大將秦叔寶和尉遲恭的畫像貼在李世民的寢宮的門上,一鎮鬼怪邪魅。所以,秦叔寶、尉遲恭後來就成了鬥神。李畋除用爆竹守護李世民的寢宮外,他還用爆竹驅嵐散瘴。因為當時唐朝征戰頻繁,疫病盛行,貧民遭殃。李畋使用這個辦法後,果然靈驗。所以,後來爆竹被廣泛套用於辟邪驅瘴了。後人為了紀念李畋,都尊捧他為鞭炮的祖師爺。每逢農曆四月十八日李畋先師會,在祖師爺生日這天,大辦宴席,銃炮齊鳴,叩頭下跪,隆重慶祝一番。這種習俗,千百年來,代代相傳,一宣沿襲到解放初期。孫隱崖煉丹台我國隋末唐初,出了個著名的煉丹家和醫藥家孫思邈。孫思邈才學超群,不但醫術高明,而且煉丹技藝清湛,多次拒絕朝廷的賜封。據傳,孫思邈為了專心專意煉丹和行醫,先隱居在太行山的深山老林中,後又迢迢數千里南下避隱到湘東山區,最後在瀏陽定居下來。在瀏陽縣城的東門外,沿河而上,有一條小河與瀏陽河相匯,在山嶺的樹林叢中,有一個岩洞,傳說,孫思邈就隱居在這裡。後人為了紀念這位著名的醫藥家和煉丹家,就把這個岩洞叫孫隱崖。孫思邈在這個崖洞中隱棲下來後,經常到瀏陽縣城動邊30公里外盛產硫磺礦的七寶山採挖硫磺,把採挖回的硫磺,加上硝石和木炭等物料,裝入丹爐,日夜煉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孫思邈終於煉製出了火藥,成為瀏陽煙花、鞭炮的奠定人。人們為了銘記孫思邈對煙花、鞭炮的偉大貢獻,將他煉丹的地方尊稱為煉丹台,洗藥的井和泉分別尊稱為洗藥井和洗藥泉。時至今日,歷史的巨輪已飛轉了一千多個年頭,但孫隱崖、煉丹台、洗藥井、洗藥泉仍保存完好,仿佛在悠悠地敘述著這古老的傳說,真令人古思飛揚。
祖師廟相傳唐太宗貞觀年間,湘東連年水災加旱災,瘟疫肆暴,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適逢李畋回到瀏陽,見此情景,深感同情,決心驅趕邪惡。他日夜冥思苦想,如何能夠驅邪除惡。一天李畋信步走到瀏陽河南岸天馬山下,只見翠竹滿山,鬱鬱蔥蔥。他想,燒竹能爆戲哪個,那么,將竹筒內裝入火藥,那響聲不就更響亮威嚴嗎?!想到這裡,他十分高興,立即吩咐弟子砍伐竹子,將竹筒填滿火藥,安上藥線。點燃後不但發出洪大的響聲,而且益出一股股清香。就這樣,瀏陽地區的邪瘴很快被驅趕得乾乾淨淨,人們從此安居樂業,天下太平。就這樣,瀏陽爆竹就此發明了。到了宋朝,人們為了紀念李畋,銘記李畋發明爆竹驅邪逐瘴的功績,就捐資修建一座廟宇,稱做祖師廟。從縣城沿著窄小的麻石小街往前走,再轉入一條叫田家巷的幽深的巷子,祖師廟就坐落在這裡,整個廟宇古樸風雅,翹角飛檐,令人神往。如今,在萬載縣鳳凰山公園內,立了李畋的雕像紀念。瀏陽大瑤李畋廟李畋被稱為中國花炮的祖師,在花炮生產的各大主產區,都建有規模不一的李畋先師廟,以示紀念。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瀏陽大瑤李畋廟。李畋廟經過多次修復,規模較大,現存完好。周邊建有中國花炮文化步行街,中國花炮文化博物館等花炮文化標誌性建設。
相關詞條
煙花(花炮)煙花又稱花炮、煙火、焰火、炮仗,中國勞動人民較早發明,常用於盛大的典禮或表演中,而現代全中國以及到全世界唯一能在同天同活動里施放煙花的活動作為跨年(除夕夜)...
花炮花炮是利用煙火藥,通過燃燒或爆炸發出聲、光、色等效果,以供觀賞的火工娛樂產品,是中華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花炮生產、出口和消費國,花炮...
瀏陽花炮瀏陽花炮,湖南省瀏陽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瀏陽市是世界著名的花炮之鄉。瀏陽花炮造型美觀,色彩鮮艷,質量可靠,素有“瀏陽花炮震天下”的美名。2002年10月,...
花炮之鄉花炮之鄉,指的是湖南瀏陽、醴陵和江西上栗、萬載四地。煙花鞭炮,久負盛名。花炮與中國古老的民俗一度結下不解之緣,每逢民間傳統節日,或各種慶典晚會,人們便爭放...
搶花炮搶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壯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一項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民間傳統 體育活動,深受廣大少數民族同胞的歡迎,是一項勇敢者的運動。搶花炮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
花炮節花炮節,是侗、壯、仫佬族的傳統節日。流行於廣西三江、龍勝和江西上栗、湖南等地。各地節期不一,有正月初三,也有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二月十五和三月初三等。...
瀏陽花炮製作技藝瀏陽花炮製作技藝,湖南省瀏陽市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湖南瀏陽花炮製作歷史悠久。據載,其始於唐,盛於宋,清代康熙年間,生產已具相當規模,至...
花炮祖師花炮祖師——李畋。《唐史》載:“李畋,江南西道袁州府上栗麻石人氏,生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十八日。”唐大宗李世民被山鬼迷纏,久治無效,遂詔書全國求醫...
萬載花炮萬載花炮產於宋盛於清。幾百年來,勤勞智慧的萬載人民從事花炮生產日眾,代代相傳,故有“花炮之鄉”的美譽。據縣誌記載,清道光以來花炮已“通行南北,商賈絡繹”。...
湖南瀏陽花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瀏陽花炮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3月5日,傳承了瀏陽市著名花炮企業湖南華盛煙花有限公司的優質資產、客戶資源和企業文化。瀏陽花炮專注於花炮產業價值提升、促進花炮...
湖南花炮《湖南花炮》是作者在2002年主編《中國花炮文化博覽》的基礎上的又一部專著,試圖將湖南花炮悠長久遠的歷史積澱、艱辛曲折的發展歷程、蓬勃興起的工藝創新、科學嚴格的...
三月三花炮節搶花炮是富祿三月三時最重要的活動,如小鎮一樣有著百年歷史。三月三又名“上巳節”,時間是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所以又叫“元巳”。侗族在這一天要燃放花炮,...
中國瀏陽國際花炮節中國瀏陽國際花炮節,起始於1991年。瀏陽是“中國煙花之鄉”,也是全球最大的花炮生產和出口基地。花炮節在全市經濟、政治、文化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20...
萬載花炮製作技藝萬載花炮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手工技藝。產於宋盛於清。幾百年來,勤勞智慧的萬載地區中國勞動人民從事花炮生產日眾,代代相傳,故有“花炮之鄉”的美譽。據縣誌...
上栗花炮上栗花炮是萍鄉一大傳統產業,產品種類達數百種,遠銷歐美、東 南亞30多個國家和地區。1987年8月,在西班牙舉行的第 24屆國際煙花節上,上栗花炮以其構思奇特、造 ...
煙花爆竹湖南的瀏陽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廣東的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以及浙江的溫州等地也是著名的煙花生產地,其生產的爆竹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其他...
放爆竹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以及浙江溫州等地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其生產的爆竹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燃放爆竹已成為...
李畋李畋(tián)是中國花炮祖師,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十八日生於湘贛交界的瀏陽醴陵上栗交界處的麻石村(湖南省醴陵市李畋鎮的行政村)。據傳,當時災害連年,瘟疫...
中國煙花爆竹之鄉上栗縣通過不斷加大花炮文化產業發展力度,促進了花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被評為中部工業強縣,多次獲省工業崛起貢獻獎,連續5年(截止2014年)為全省工業十強縣,並被...
放煙火內容有聯歡花炮、百花齊放、百鳥朝鳳、鶯歌燕舞、蜂飛洋溢、花籃花開、空中報喜、雪花蓋頂、夜景奇觀等各種花形,如噴泉似的射入夜空,高十多米,如龍飛鳳舞,鋼花...
禮花內容有聯歡花炮、百花齊放、百鳥朝鳳、鶯歌燕舞、蜂飛洋溢、花籃花開、空中報喜、雪花蓋頂、夜景奇觀等各種花形,如噴泉似的射入夜空,高十多米,如龍飛鳳舞,鋼花...
熱門詞條
搜狐新聞
習近平2016新年賀詞
芹那
金子美穗
林恩宇
小公主蘇菲亞
日正當中
喬毓明
連連看2015
Zing Mp3
愛你千萬次
腹部抽脂
愛爾蘭咖啡
飛魚祭
古詩
龐貝古城
趙斗順
油品
激情熱線
青春荷爾蒙
石材
躍然紙上
墨西哥卷餅
apptrackr
液態金屬
雨燕
Justin Davis
In The Fl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