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抽一毫,绿珉已难排。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白玉抽一毫,绿珉已难排。
白玉 bái yù(1).白色的玉。亦指白璧。《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晋书·慕容德载记》:“ 障水 得白玉,状若璽。”《红楼梦》第四回:“ 贾 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至于青瑶窗里,明月初回;白玉房前,垂杨自见。”(2).喻指豆腐。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豆腐诗》:“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适吾口,不畏老齿摧。” ——《漢語大詞典》抽 chōu《國語辭典》抽 [ chōu ]动引出。如:「抽丝」、「抽纱」。《广韵·平声·尤韵》:「抽,引也。或作䌷,䌷引其端绪也。」将放在中间的东西取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戌怒抽戈逐王子围,弗及。」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从全部中取出一部分。如:「抽税」、「抽空」、「抽签」、「从一叠信中抽出一封来。」除去。《仪礼·丧服》:「缌者十五升,抽其半。」萌发、长出。如:「稻子抽穗」、「抽出嫩芽」。唐·韩愈〈苦寒〉诗:「草木不复抽,百味失苦甜。」吸。如:「抽烟」、「抽水」、「倒抽了一口气。」收、缩。如:「抽筋」、「抽搐」。宋·苏轼〈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诗句对君难出手,云泉劝我早抽身。」鞭、打。如:「拿鞭子抽你一顿。」一毫 yī háo一根毫毛。比喻极小或很少。《列子·杨朱》:“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宋 苏轼 《前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如今 韩生 吉帖婚书,并无一毫虚谬。”《镜花缘》第九五回:“向日在家屡要学剑,奈教师此道不精,不过敷衍教了两个势子,却是一毫无用。”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他更从利害远近种种方面着想,觉得回去终于是天经地义。便把恼恨搁在一旁,脸上也不露一毫形色。” ——《漢語大詞典》绿珉(绿珉)唐 孟郊 喜符郎诗有天纵 白玉抽一毫,绿珉已难排。 ——《骈字类编》已 yǐ《國語辭典》已 [ yǐ ]動停止。《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論語·泰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完畢、完成。《國語·齊語》:「有司已於事而竣。」《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黜退。《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病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副已經。如:「時間早已過了。」《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太、甚。《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管子·戒》:「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一定、必定。《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助用於句尾。相當於「矣」。《書經·洛誥》:「公定,予往已。」《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歎用於句首,表示感嘆的語氣。《書經·大誥》:「已!予惟小子。」同「哎 」。代此、如此。《論語·陽貨》:「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史記·卷二·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难 ( 難 ) nán/nàn/nuó难 [ nán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不好:~听。~看。难 [ nàn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仇怨:排~解纷。诘责,质问:发~。非~。责~。难 [ nuó ]古同“傩”。排 pái/pǎi《國語辭典》排 [ pái ]动推、挤开。如:「排山倒海」、「独排众议」。《说文解字·手部》:「排,挤也。」《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将欲排巢父,拉许由。」《水浒传·第六二回》:「(卢俊义)被浪里白跳张顺排翻小船,倒撞下水去。」消除、除去。如:「排忧解难」。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词〉:「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摈斥、排斥。如:「排挤」、「排摈」。宋·陆游〈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疏导、疏通。《孟子·滕文公上》:「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一个接著一个,依照顺序摆列。如:「排队」、「排字」、「把桌椅排整齐。」唐·白居易〈春题湖上〉诗:「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安置、设置。如:「安排」。《水浒传·第四一回》:「当日穆弘叫庄客宰了一头黄牛,杀了十数个猪羊鸡鹅鱼鸭,珍肴异馔,排下筵席,管待众头领。」练习演戏。如:「排演」、「排练」、「排戏」、「彩排」。汽、机车换档。如:「手排」、「自排」。名排成的横列。如:「前排」、「他个子高,总是坐在后排。」量词。计算成列人或物的单位。如:「两排行道树」、「九排座位」、「站成一排」。陆军的编制单位。四班为一排,四排为一连。用竹子或木头编排而成的水上交通工具。如:「竹排」、「木排」。排骨肉的简称。或指切成扁平状的肉片。如:「牛排」、「猪排」、「鸡排」。排球队的简称。如:「女排」、「男排」。形横列在一起的。如:「排箫」、「排鼓」。排 [ pǎi ]名旧时搬家用的车子。参见「排子车 」条。动方言。将鞋子撑大,便于合乎某种形状。如:「将那两双鞋排一排!」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